技术分享
朱允炆为何败给朱棣?如果朱允炆打赢了朱棣_2
在历史长河中,朱允炆可以说是很出名了,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?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。
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输给朱棣?确实是让人不太理解的。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,朱允炆都不应该输给朱棣。朱允炆是皇帝,他的资源是全国性的,无论是粮草还是军队,他都非常充足。而朱棣只是一个地方性政权,而且当初朱元璋在制定藩王政策的时候,对藩王的职权还是进行了严格限定的。因为他其实也明白,藩王做大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。他甚至规定了藩王们不能够同时进京,也不能够互相串门。如果谁要串门,那么就会被指责为勾结谋反。而且藩王到达京城汇报了事情,立刻就必须赶回去。由此可见,藩王的职权,以及它的实力都是非常小的。
(朱棣)
事实上,当初朱棣本身就几乎没有什么军队,他为了能够和朱允炆打仗,甚至首先去夺取宁王朱权的队伍。从这些就可以看出,当时朱棣的实力确实是很小的。
有人可能会说,朱允炆之所以失败,是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祸根。因为朱元璋把包括蓝玉在内的那些开国大将都给斩杀了,因此造成自己的将领不行。
而事实上,朱允炆无论是前期的将领耿炳文,还是后期的将领李景隆,作战能力都是不行的。正因为这些将领的能力不行,最后才会打败仗。
不过这其实并不是根本原因,因为所谓的将领行不行,都是在打仗中磨练出来的。包括朱元璋的将领徐达、常遇春、蓝玉等等,他们最初只是一般的老百姓,根本就没打过仗,为什么他们能够打赢?而李景隆虽然是将二代,但好歹知道打仗的一些道理。所以说起来,他们的起点是不可能比蓝玉、常遇春、徐达这些人低的。再说了,朱允炆的兵权和粮草都是很充足的,只要能够动员更多的人来进行打仗,要想灭掉朱棣并不困难。
在整个明朝时期,实际上地方藩王造反的情况并不少,但是没有一次能够成大事。唯一的一次,就是朱棣造反。
那么朱允炆为什么会输给朱棣呢?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(朱允炆)
我认为朱允炆之所以会输给朱棣,根本的原因是人心问题。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朱允炆打这场仗,是失去了人心的。
首先,朱允炆失去了藩王的拥戴。
没有藩王愿意支持朱允炆,一上台以后就开始削藩,连削了五个藩王。而且这些藩王们的结局都是非常悲惨的。这些藩王们其实都不是傻子,都明白,朱允炆就是想故意削藩,剥夺那些藩王的权利,而不是藩王们犯了什么大错误?
朱棣造反,实际上就是在给这些藩王们出头。对于藩王们来说,他们都会有这样一个认识。只有朱棣打赢了他,他们的权利才能够保得住。
所以,为什么宁王朱权的军队被朱棣夺去以后,朱权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反抗?就是因为朱权认为他和朱棣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。虽然朱棣把他的军队夺去了,但是将来只要朱棣打胜了,他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。反而如果跟着朱允炆,那么朱允炆最终一定会削掉自己头上。
(靖难之役)
其次,朱允炆失去了军队将领们的支持。
耿炳文、李景隆的部队为什么不能打仗?后来朱允炆换将以后也不能打仗?难道是因为明朝的军队战斗能力有这么差吗?其实并不是的,并不是明朝的军队战斗能力有多差,而是这些军队没有打仗的动力。
应该说,这是朱元璋留下来的后遗症。因为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,他就大肆屠杀功臣。朱元璋杀功臣和刘邦杀功臣还不一样,刘邦杀功臣是那些功臣们确实拥兵自重要造反,从某种意义上说,有点被逼无奈的味道。但是朱允炆杀功臣明显可以看出是为杀而杀,因为那些功臣并没有足够多的值得被杀的理由。而朱元璋却依然愿意留住他们。朱元璋的这样做法,可以说对功臣们的信心动摇是很大的。打了败仗,固然得不到什么利益,打了胜仗,甚至连命也保不住。所以他们当然也就不愿意再打仗了。
第三,朱允炆得不到民间老百姓的支持。
为什么说朱允炆得不到民间老百姓的支持呢?因为当时朱棣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。朱棣宣传朱允炆身边有奸臣,他是“清君侧”。这一点,老百姓是非常支持的。古代社会,只要某个人打着“清君侧”的旗号造反,拥戴他的人,都会非常多。安禄山只是一个地方军阀,为什么会发展那么快?就是因为他打着要“清君侧”杀掉杨国忠这样一个旗号,所以他迅速就招揽了非常多的人马。而这些人马也帮助他,很快就打到了洛阳、长安。
朱允炆没有这样的宣传工作,因此得不到大家的支持
朱允炆为何急于削藩?朱允炆杀了几个藩王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,欢迎阅读哦~
朱允炆作为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,只在皇帝的位置上待了四年,而且这四年还基本都在和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打仗,最终年纪轻轻便丢掉皇位,落了个失踪的下场,因此说他是明朝最憋屈的皇帝也不为过。众所周知,朱棣之所以不顾朱元璋遗训,悍然发动靖难之役,最大的诱因就是朱允炆的削藩行动——作为实力最强的藩王之一,朱棣本就不情愿向自己年幼的侄子俯首称臣,如今他还要削自己藩,他自然不能容忍,于是与道衍合谋,找了个“清君侧”的蹩脚理由,毅然决然的起兵造反了。
所以,后世评价这段历史,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是朱允炆坚持采取削藩政策才逼迫朱棣造反的,说白了,就是认为朱允炆削藩是不对的。那么,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?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时局:当时朱允炆刚刚二十出头,初登大位,他的二十多个叔叔镇守全国各地要塞,尤其是燕王、宁王等人,手下兵多将广,自身又军功累累,不管是能力还是资质都甩朱允炆好几条街,关键是朱允炆身边除了方孝孺、齐泰等一帮儒士文官,基本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帮手。可以说朱允炆是名义上的皇帝,而的叔叔则是实质上的霸主。因此,朱允炆想要有一番作为,就必须打破这种局面,而打破这种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削藩,这是兵行险招,也是釜底抽薪之法,赢了可以开创自己的时代,输了则只能沦为历史的背景。我相信朱允炆肯定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,深思熟虑之后才作出削藩的选择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朱棣虽然是受到削藩的刺激才起兵造反的,但是他心里也清楚,削藩是大势所趋,是利国利民之举,他只是不能接受削自己的藩而已。最直接也是最最有力的证据就是,朱棣靖难成功以后,立刻着手削藩之事,而且手段更加凌厉,就连在靖难之役中为他提供巨大帮助的宁王都没有幸免,要知道宁王的朵颜三卫在靖难之役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,从某种意义上讲,没有朵颜三卫就没有朱棣最后的胜利。由于朱棣的反抗,朱允炆费尽心思直到下台也没有完完成的削藩大业,竟然在朱棣刚刚上台就以雷霆手段给解决了,有时候历史真的就是这么滑稽,你能想到开头却未必能够猜到结局。
既然大家都想削藩,那么我们不妨再看看上位者为什一定要削藩。分封藩王制度在明朝之前就由来已久,晋、汉时期达到高潮,当时国中国横行,朝廷对各地约束力极小,最终断送了自己江山。唐朝汲取教训,对各地藩王进行了极为严格的限制,收回了他们在军事、政治等方面的特权,也取消了各自建国的封号,以类似于今天的各省的名称称呼,藩王制度在这个时期名存实亡。不过,到了元朝时期,由于特殊的文化原因,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封藩制度,按照我个人的理解,这不是什么历史的倒退,而是他们的地盘确实太大了,大到以当时的通讯手段及管理手段,已经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指挥,而且他们这种制度类似于一些少数民族的统领与各族族长的关系,大家名义上是隶属关系,实际上各自独立统治。所以,综合来看,历史上实行藩王分封制度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,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第一,朝廷外强中干,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。藩王制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,各藩王对所属封地之内诸事具有绝对的话语权,基本相当于一个小的独立国家,朝廷想要这个地域干点什么事,只能通过本地的藩王进行,虽然洪武后期,朱元璋也感到不妙,收回了各藩王的诸个权力,只保留了军事权力,但是各个藩王根据自己的地位,还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行政,而且像燕王朱棣这种军功累累的狠人,地方政府是不敢得罪的。如此一来,一个帝国就被分割成了数个小的王国,他们之间互补想通,朝廷对他们的约束力又小,尤其是明朝,朱元璋一口气封了二十多个藩王,明朝这个大帝国已经被严重分化了。
第二,藩王高度自制,容易滋生更进一步思想。权力是个很神奇的东西,人在他面前基本没有太大的抵抗力,而且权力越大对更大的权力就越渴望。藩王在各自驻地享受了皇帝一般的待遇,有着掌控一方生杀予夺的权力。然而,对于有野心之人,爱上了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之后,就会不自觉的想要更进一步,也想到天子宝座上坐上一坐,稍有刺激就会铤而走险起兵谋反,朱棣是个例子,后期的宁王也是一个例子。
第三,诸王与朝廷相互斗法,徒增了国家内耗。宗亲藩王制度下,朝廷与藩王鲜能和谐相处,基本都是朝廷想多管一点藩王想多占一点的局势,无非是谁更占上风,而帝国的很多资源都在这种相互斗争中消耗掉了。皇室自古多薄情,多了这一层斗争关系,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疏忽了,也更容易拔刀相见了。以朱棣发动这场靖难之役为例,明朝建国之时,百废待兴,人民水深火热,好不容易安稳下来了,朱元璋执政后期又陷入了偏执的杀戮之中,。到了朱允炆时期,开始实行仁政,百姓刚刚看到希望,又来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,外敌尚未完全消灭,内斗却已经甚嚣尘上。
既然有如此多的弊端,朱允炆一心想要削藩也就可以理解了,但既然削藩是合情合理、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,为什么朱允炆还是失败了呢?首先,明朝藩王尾大不掉之势已经形成。接力棒传到朱允炆手里,各个藩王势力已成气候,朱元璋强势自然能够镇得住,朱允炆年纪轻轻就很难镇住了,尤其是燕王、宁王这样驻守边关手握军队大权的藩王,帝国的精锐将士大多出自他们之手,朱允炆确实拿他们没有办法。其次,削藩行动有点操之过急。削藩的大方向是没错的,但是他身边的几个儒士,甚至包括朱允炆自己,斗争经验不足,尚未树立自己的权威、建立自己的绝对势力就贸然行动,虽然开始尝到了一点甜头,但最终酿成的是苦果。最后,斗争经验稍有欠缺。就算是朱棣造反了,也是一个藩王对抗整个国家,朱允炆还是处于绝对优势的,只是他的军事斗争经验确实太弱,接连犯了关键性决策失误,一手好牌打的稀烂。
所以,综合来看,朱允炆削藩并没有错,这是任何一个想有作为的君主都会采取的行动,只是他的削藩的时机和策略稍有不妥,给了朱棣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,而朱棣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机会。
对于这次削藩行动,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需要介绍一下,她就是宁王。当年朱棣的军队战斗力虽然不弱,但也不敢说是最强,光是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他就不敢说打的过。朱棣靖难途中遭遇挫折,连忽悠带骗把宁王拉下了水,骗走了他的朵颜三卫。宁王本无反意,只是被坑上了贼船,靖难成功以后,自感不可能兑现朱棣开的空头支票,就提出到一个富庶之地养老被朱棣拒绝,还削了他的藩,他的后代谋反,又碰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王阳明,没用朝廷一兵一卒就给平了反,这一家人算是被朱棣玩的晕头转向,也算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,也是可怜人物。